您好,欢迎来到 大农场·JT!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万州 “空壳村”变身“产业村”

    发布:2021-06-29 浏览:17033
         青翠的大山脚下,一陇平整的稻田在夏日的暖风中掀起绿的衣裳,不时有鱼儿跳出水面,泛起一阵涟漪。

      “这一坝水田,田中有稻,水中有鱼,一田双收,好处可不少。”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阳坪村2组时,正在稻田内放水的村民邵太万一边忙活一边对笔者说。

      第一个“吃螃蟹”的“空壳村”

      其实,邵太万口中既种谷子又喂鱼的水田,是阳坪村今年新建成的一个绿色生态产业项目——稻鱼种养项目。

      “村里并不是没有资源,只是长期以来缺乏开发和管理。”阳坪村村支书李健介绍,阳坪村位于大山之内,清澈的阳河穿境而过,河岸两边农田平整成片,水源方便,水质优越,盛产优质水稻。以前,好资源藏在深山人未识,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守着金饭碗受穷,村集体经济自然薄弱,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为了探寻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道路,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今年年初,村“两委”邀请区农委、区水产研究所的专家现场考察,决定在阳坪村2组按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40亩水田建立稻鱼共生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经营,村集体经济以水产研究所提供的8万元项目资金及镇里协调的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入股。流转土地的33户村民全部是股东,按收益的5%分红,剩下的钱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项目的滚动发展及全村的公益事业。同时,村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用现金入股,按比例分成。

      “大面积发展稻鱼种养生态项目,我们村是罗田镇第一个‘吃螃蟹’的。”李健笑着说。

      “一田双收”的“实在”产业

      “我流转了3亩多水田,土地流转费一年有1500多元,在基地务工一个月能挣1000元左右,加上年底分红,一年的纯收入有将近2万元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年逾六旬的罗佑明体弱多病,儿子又是残疾人,家里缺少劳力,日子一直过得不如意。自从村里发展起稻鱼共生项目后,有了稳定收入,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多年不见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

      其实,享受稻鱼种养生态项目“红利”的不仅仅是罗佑明,村民向光明以现金的方式入股4万元,参与项目管理,每年有1万元的工资,加年底分红,一年的纯收入也超过2万元。

      “鱼能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从而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不仅绿色、高效,更是一个能吹糠见米的实在产业。”向光明笑着说。

      李健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单纯种植水稻,一亩水田能产大米240公斤至260公斤,按照当地6元一公斤左右的价格,亩均产值在1500元左右。实施稻鱼种养模式后,水稻不会减产,稻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产的是真正的绿色大米,市场价最低可以卖到10元一公斤,而且稻田投放的是鲤鱼、鲫鱼等市场行情好的鱼苗,销路完全不愁,一亩稻田一年至少能产100多公斤鱼,当年即可收获,按目前的市场行情,利润超过3000元,收益比单纯种植水稻翻了两番。阳坪村有40亩稻鱼种养项目,每年至少有30万元以上的产值,加上每年支付约4万元的劳务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持续带动3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增收,在实现“一田双收”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添油加力。

    河北分享农业
    中国农业服务领域智慧的源泉
    中国农业企业智慧的最佳传递者
    中国农业企业首选的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服务地方农场、新农人合作社,促进新农村田园综合体的现代生态化与科技智能化发展,助力中小型农业企业做大做强。让居民吃上更放心的有机绿色食品,推动中国农业走向科技化、生态化、智慧化、现代化。
    大农场平台吉祥物辛辛。小恐龙辛辛体现出没被污染的中生代,分享农业力推水和土壤资源恢复到生态时代,人类的绿色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