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大农场·JT!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葡萄架下的“紫色”梦想
    2021-09-28 14:52:36发布   浏览 15387    评论数 0

            眼下,正值葡萄成熟期。

      9月20日,记者见到王玉军时,他正坐在葡萄园里喝着茶水。

      “把葡萄种好是咱的事,摘就是游客的事了!”身为石家庄市鹿泉区玉军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玉军笑着说。

      不远处的葡萄大棚里,一串串红得发紫的葡萄缀满枝头,游客正提着篮子采摘,“他家的葡萄真甜,今天咱们摘个够!”

      种了25年葡萄的王玉军,一改过去的批发,搞起了采摘,“原因很简单,采摘比批发挣得多呗!”

      鹿泉区是石家庄市特色葡萄种植区,“鹿泉葡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区葡萄种植面积约2100亩,产量约2500吨,其中故邑葡萄种植区有近千亩葡萄园。

      王玉军所在的北故邑村,就在鹿泉区铜冶镇的故邑葡萄种植区内。

      早在1997年,王玉军便承包村办农场22.5亩地搞起了葡萄种植。“当时不重视品种,只追求产量,20亩地全是巨峰葡萄,一年到头勉强能挣三四万块钱。”王玉军说。

      随着葡萄品种越来越多,王玉军家的葡萄价格一降再降。趁着承包地到期,头脑灵活的王玉军偷偷跑到昌黎,几经考察,带回了一批紫藤葡萄苗,在自家责任田里试种。“第三年进入盛果期,别人家的葡萄每斤最高卖9毛钱,我的紫藤葡萄批发价每斤就是五块八,三亩半地的收入比之前20亩地挣得还要多。”王玉军说。

      从此,王玉军思路大开,隔三差五就会跑到昌黎、饶阳等地学技术、引品种。很快,他的葡萄园从三亩半又扩大到了20亩,并且不断引进更新品种。如今,葡萄园里,峰光、脆光、黄金蜜、嫦娥指等畅销新品种多达六七种。

      为提高品质、保证产量,王玉军还按照专家的要求在葡萄园里建起了7个大棚,还给每一串葡萄套上了防水无菌袋,并且整个园区全部用上了有机肥。

      “葡萄最怕风和雨,有了大棚和防水无菌袋能减少病害,可不再使用农药;用上有机肥,葡萄颗粒饱满甜度高,这都是专家给咱支的妙招!”王玉军笑着说。

      “品质越高越不愁卖。一斤葡萄能卖到30元,已经连着两年不走批发了!”在王玉军的带动下,当地不少葡萄种植户抢着改良品种,尝试着做大葡萄采摘产业。

      王玉军说,采摘只是第一步,他们将依托鹿泉区全域旅游的资源优势,探索葡萄采摘观光和种植体验新业态,开发古法酿酒等葡萄深加工产品,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打造故邑葡萄品牌,走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
    我要说两句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