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大农场·JT!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探访定西市安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1-06-10 14:14:27发布   浏览 17949    评论数 0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

      只有建设沃野良田,才能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使农民把饭碗牢牢端在手中,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这,便是高标准农田,也是群众心中那一方好田的模样。

      如何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高标准农田,如何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走出推进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五月下旬,记者探访并记录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安定实践。

      建设高标准农田

      整山系、整流域、整村组推进

      “你看,我们站在山顶望去,这梯田一圈一圈,像池塘里的涟漪,层层荡开,非常漂亮。”站在山头,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肖川村包村干部马利民指着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说,“你看到的这些农田,以前都是‘皮条田’‘望天田’,现在都变成了‘大块田’‘农机田’。”

      举目四望,山河入夏。山横黛,田绕山。随高标准农田配套修建的“田间生产路”起伏于山间,延展向远方。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安定区立足当地实际,按照“相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组织设计单位对2010年以前实施梯田建设的区域扎实摸底勘察,打破乡镇、村社界线,在16个乡镇73个村整山系、整流域推进实施。

      马利民介绍,田间宽度10米以下,采取“三合一”合并梯田;田间宽度14米以下,采取“二合一”方法。

      小满时节,仍是安定区马铃薯的播种时节。50多岁的肖川村村民秦永军从当地合作社租了一辆播种机,雇了几位同村的群众帮忙播种。“我家里种了40多亩地,以洋芋为主,有青薯9号和陇薯10号。种在高标准农田里让人感觉踏实。现在的政策好,去年家里的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没有让我们花一分钱,出一份力。”说起修田建地,秦永军和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个人一样,感慨万千。

      安定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土地贫瘠。这里平均年降雨量380毫米左右,极度干旱之年降雨量仅200多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1526毫米。说起当年生活的艰难,当地人总会用“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来形容。

      安定人不认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铁娘子”冉桂英的带领下,大坪村群众“敢教日月换新天”,齐心协力把陡坡建为梯田。

      “那时候我还小,记得父亲每天一大早喝完洋芋汤或红薯汤就出发了。他们全靠人力,架子车、铁锹、扁担等,这些也是仅有的工具。干一上午回来,再喝点洋芋汤,又上山,一直到晚上才回来。如果月色好,那一定得多干一会儿。”秦永军回忆道,等梯田修完,父亲满手是茧。

      据统计,仅安定区境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共出劳力2000多万人次,挖动土石方1亿多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砌成1米见方的土石墙,可绕地球两圈半。

      “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整个过程中,没有让群众出资,他们只需到自家地里‘监工’即可,看看建得是否合心意。我们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模大,整流域整山系推进,群众都很支持。”西巩驿镇党委书记杜银山说,下乡时遇到的群众,都会为此竖起大拇指。

      为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安定区创新实施“五挂钩”建设机制,建立了施工质量、进度与工程款拨付相挂钩,与设计费用拨付相挂钩,与监理费用拨付相挂钩,与延误农业生产赔偿相挂钩,与来年招投标相挂钩的倒逼机制,督促施工单位配强人员力量、配足机械设备。

      2019年至2020年,全区共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2万余亩,2021年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余亩。建成后的高标准梯田田面宽度达10至30米,最大面积在20亩以上,实现了“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变“三保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转变种田观念

      种植机械化、绿色化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求“粮田”变“良田”,路、渠等配套设施也需科学规划、应有尽有。

      “你现在脚下的这条田间生产路,以前可没有这么宽,拖拉机想要开进来必须有好把式驾车,技术不好的还不敢走这条路。”马利民一边指向脚下一边说,“现在这条路4米宽,你看,老乡租用的播种机、覆膜机等大型机械进田都不成问题。”

      “是呢,我们以前用‘鸭子嘴’(当地农民使用的一种木头材质人工播种马铃薯工具)点种,一天下来一人也只能点一亩。”秦永军接过话说,“田间路宽了,不仅我们出行方便了,大型机械也能开进田了,我们的‘鸭子嘴’下岗了。现在我从村里的合作社租机器种地。从播种到收获,全都实现机械化了,我这40亩地啊,播种机一天就干完了。”

      机械化种田,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效率,还保障了质量。马利民告诉记者:“机械化播种,每亩可以种4200株左右洋芋,以前人工点种每亩最多3000株。”说着,马利民算了一笔账,高标准农田每亩可增产1000至1500公斤洋芋,“粮食作物的话,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

      说话间,播种机已在田里“跑”过一个来回,留下道道条形痕迹,马铃薯种随之被“藏”于土中。

      秦永军接着说道:“租这‘大家伙’也不贵,一亩50元租金,还可以赊账。我现在加入了碧玉合作社,种子由合作社提供,也可以先赊账,一斤1.2元。秋天收获后我把洋芋按订单价交给合作社,合作社把种子、机械租金等费用一并扣除,然后给我洋芋钱。”

      原来,这就是“保姆式”管理模式。从耕、种,到防、收,合作社可提供农资和机械,几个人几台机器便可以完成数千亩土地的农业生产。

      “以前群众一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最高100元,推行‘保姆式’和‘订单式’合作社服务模式后,群众一亩地收入上千元。”杜银山开玩笑说,“‘保姆式’让群众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此话不假,全新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劳动力的解放。秦永军的儿子在兰州打工,以前一到农忙时节,儿子就要请假回来帮忙种地,并且一干就是半个月。现在完全不用了,儿子能踏实工作,秦永军还有闲暇时间搞养殖:“家里养了4头肉牛和30只羊,除了洋芋,我还种了苜蓿和玉米,连饲料也不用愁了。”

      杜银山介绍,西巩驿镇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发展养殖业,“保姆式”服务模式推广后,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牛羊。此外,牛羊粪便还可做有机肥,实现循环农业。

      据马利民介绍,在建高标准农田的同时,镇、村干部不断引导群众进行绿色种植。由于新推的梯田前两年必须施用有机肥,政府每亩地还补助100公斤有机肥用于地力培肥。

      这样,通过政府引导和种粮大户示范,绿色种植观念渐渐在当地群众心中生根。

      实现高效节水

      创新“田间自来水”灌溉模式

      午后的风带着融融暖意,吹动树叶,叶面上的阳光瞬间跳跃起来,似乎愈发明亮。一眼望去,调蓄水池内粼光点点,随着水面的起伏而闪烁。

      眼前这座位于香泉镇的调蓄水池,属于2019年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项目,涉及香泉村、东寨村、西寨村等5村14社,可灌溉9760亩农田。

      “在香泉镇,共建有两座这样的水池,每座容纳约1万立方米水。田里安装给水栓,通过地下管道,水可以从水池流向给水栓,然后实现灌溉。”定西市金泉水利水保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王军说,“村民可以到交易大厅办卡交费,用水时刷卡即可。”

      在交易大厅内墙上,香泉水利工作站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公示栏中张贴着关于农业灌溉用水试行销售价格的相关文件,每立方米0.56元。

      香泉镇西寨村村民张建民说,现在刷卡用水划算多了,以前浇地用水一年差不多1500元,现在只需要1000元上下。

      据王军介绍,由于是暗管,降低了水损。此外,过去漫灌浇田对土壤有一定的破坏性;现在破坏性也大大减轻了。

      走到菜田,给水栓像士兵般整齐排列,每两个之间间隔120米,只要农户“刷卡”,给水栓的三个出口可同时作业,省时又省力。

      目前,香泉镇共有790户农户实现了“田间自来水”。

      张建民家里种了12亩蔬菜。曾经,张建民为浇水而发了不少愁:“早些年大家都得排队浇地,有时候凌晨一二点才轮到我们家,那也没办法啊。遇到旱天水少时,还有人为此闹矛盾。最惨的是,菜正‘渴’着呢,忽然停电了,也没办法浇地。”

      蔬菜产业是近年来香泉镇的主导产业之一。据香泉镇镇长白建伟介绍,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建成,解决了群众的浇水问题,为他们发展蔬菜产业吃下“定心丸”。“近三年,全镇种植蔬菜面积在稳步扩大。2019年,全镇共2.7万亩;2020年,发展到2.8万亩;2021年,达到3万亩。”白建伟说。

      夯实农业产业

      奠定乡村振兴基础

      耕地是宝贵的资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有些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造成土地撂荒。安定区把消除土地撂荒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谋划,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探索“合作社+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基地建设”等运行模式。

      位于凤翔镇丰禾村的定西永瑞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合作社负责人赵永伟介绍:“我们村或邻村有些村民去新疆务工,或去城里陪读,家里的地没人耕作。与其让农田撂荒,不如我们合作社流转过来,给农户一定的流转费,改造成高标准农田。这样一举三得,农户受益,合作社可以扩大种植规模,土地也利用起来了。”

      目前,安定区大约1.6万亩撂荒地通过合作社流转用于马铃薯基地建设,既唤醒“沉睡”的黄土地,又推动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新建成高标准梯田种植马铃薯实现了自动化、集约化、高效化管理,达到提质增效、绿色生产的目的,可实现节地10%,增效20%,节肥30%,节水40%,省工50%以上。

      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于安定区而言,毫无疑问,马铃薯产业是第一主导产业。

      新修梯田集中连片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为马铃薯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基础。安定区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已建成的高标准梯田全部用于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截至目前,全区通过边整理边种植,按照亩施1吨有机肥的标准,建成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680亩。

      数据显示,2020年安定区种植马铃薯85万余亩,产量达到164万吨,占全市马铃薯近三分之一的体量。2021年,安定区打造马铃薯全产链,不断深化发展马铃薯种植和加工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在我们合作社35岁以下的大约有20人,这些人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要想吸引年轻人回乡,就需要有发展不错的产业。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和人才。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我们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赵永伟说,2020年丰禾村有十来名年轻人从城镇回到家乡工作。

      新型经营主体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他们通过示范引领,将新技术、新观念带给群众。赵永伟在合作社的土地中留出100亩种植有机马铃薯:“我们必须走这一步,从社会发展来看,农产品必须绿色、健康,人们已经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有了优质的产业,便激活了农村的“一池春水”。昔日撂荒地连片,山村沉寂的丰禾,如今大变样。一进村口,就可见朵朵夏花随风摇曳,500米长的“乡村振兴”花海长廊由村民自发自觉投工投料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丰禾村村民为此投入1000多个义务工。

      与早些年相比,村“两委”的凝聚力更强了,村民们对镇、村干部更加支持和信任。大家的日子红火了,精气神也越来越足。有些年轻村民还时不时随手拍“骄傲了,我的丰禾”“看看我美丽的家乡”等视频发到抖音、快手等平台,自豪地把丰禾推介给外面的世界。

      山,还是那座山;地,依旧是那片地。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田畴换新颜,群众的心也更踏实了。如今的丰禾村,“鲜活”了起来;如今的安定,溢满勃勃生机。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
    我要说两句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