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大农场·JT!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玉器中的个性担当:特色鲜明的辽金元玉器
    2021-08-04 14:43:16发布   浏览 18153    评论数 0

    辽(916年到1123年)与五代十国,西夏,北宋并存。金(1115年到1234年)与北宋,南宋,西夏,蒙古并存。辽、金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女真族建立的国家政权。

    辽金玉器在继承唐宋玉器的基础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在艺术上吸取了汉文化的精髓,新增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并注重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情趣,刻划生活中美的动态,为中国古代玉文化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辽金玉器绝大部分采用优质新疆和田玉制作,以羊脂白玉、白玉为主,还有墨玉、碧玉、黄玉、青玉、青白玉及玛瑙、水晶、琥珀等。

    辽金玉器从工艺上看,继承了唐代以来的制玉传统,因材施艺,设计巧妙,加工精细,有圆雕、镂雕、片雕、浅浮雕、巧色等加工工艺和用阴刻线表达细部特征的表现手法。镂雕的技法非常之娴熟,一般以多层镂雕为主。阴刻线的线条宽细兼备,刚柔并济,唐代那种刚劲的短阴线基本不见。

    辽金玉器从其所反映的文化特征而言,包含了契丹族、女真族的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原的汉文化、佛教文化和西亚文化四个方面。从玉器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类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玉器,如海东青啄天鹅纹佩、山林虎鹿纹佩、玉逍遥、臂饰、嘎拉哈,圆雕的动物有熊、天鹅、大雁、蟾蜍、猴子等,还有极少作为玉雕动物的蝎子、蟾蜍、蛇、蜥蝎等;

    二类为中原汉文化的玉器,如玉带板、玉杯、玉盒、玉砚、玉水盂、玉碗,以及植物花卉飞禽走兽中的凌霄花、荷莲、龙凤、绶带鸟、鸳鸯、蝴蝶、兔子、乌龟、鳜鱼等纹饰造型;

    三类为佛教文化的玉器,有玉塔、飞天、摩竭、法轮、法螺、金刚杵、伽罗神鸟、佛造像等;

    四类为西亚文化特色的玉器,如四曲海棠花式杯、孔雀十六曲刻饰水波纹玉碗、白玉花式碗。

    辽金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有着鲜明民族风格的是春水秋山玉。

    辽金皇族有狩猎的习俗,每到春季,皇帝便带着海东青去狩猎,用其来捕捉天鹅,秋季则进入山林射虎杀鹿。玉器界据此把春天的狩猎,带有海东青捕天鹅、荷叶、水草、涌浪、大雁组合图案的玉佩饰称为春水玉(下图)

    把秋天的狩猎,以山石、树木、虎、鹿组合为主题图案的玉佩饰称为秋山玉(下图)。

    春水玉、秋山玉题材造型自然,各具形态,充满了山林野趣,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春秋两季狩猎生活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反映,极具民族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蒙古灭金以前,几乎没有琢玉业。灭金後,特别是建立元朝,将首都迁至大都入主中原後,由於受金代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响,元朝琢玉业得到很大发展。

    元朝琢玉业有很大发展,其特点为:

    a.接受汉族传统的爱玉风上,近取金宋、远法汉唐

    b.继承宋金传统琢法技艺。元朝政府网罗掌握了大量的工匠,使之官办手工业生产

    c.沿用宋金玉器传统题材:花卉纹的延续,螭虎纹的再兴,春水玉、秋山玉的进一步世俗化,虎纹是龙子之一,始见西汉,历代虽有雕琢,但运得均不多,元代螭虎纹不仅应用得多,而且非常成功,并创造元代的风格。江春水玉逐渐演化为鹰击天鹅、芦雁荷藕图;将秋山玉逐渐衍变为福鹿图案。其影响一直波及明清。史书记载看,元明清三代,宫廷玉器匠前期得到更大的发展。元代玉带钩曲线较为平缓,但玉器增大,多成琵琶形。

    元代朝廷对朝廷用玉倍加重视,一方面为了便於在汉族地区统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的需要,具体表现有:

    a.朝廷控制玉料、玉砂

    元代玉产地有和阗及匪力沙两地,官办玉作坊利用和阗、匪力沙所出玉材辗玉。辗玉砂亦称「磨玉下水砂」

    b.朝廷专设琢玉机构

    元代官办手工业很发达,元朝政府设有许多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和官办手工业作坊

    元朝的官办手工业玉作坊,始终以元大都为主,那里有金代的琢玉传统。另一个设在杭州,因有南宋良好的琢玉基础

    c.朝廷琢制巨型玉器

    由於受玉材及雕琢技艺的限制,中国玉器一向以小巧玲珑着称,因而常被划入古玩类,其科学艺术及历史价值常被研究者忽视

    中国玉雕史上,第一件真正的巨型玉雕应为元「渎山大欲海」(此为金代玉匠雕琢的)

    蒙古、元代朝廷有琢至大件玉器的爱好

    d.有专门的朝廷用玉

    蒙古、元代朝廷用玉主要在生活用玉,佩玉及处理公文用玉等方面

    元代处理公文的玉器要属国玺及玉押

    玉押始於五代,但实物始见於元,元代百官多不能执笔画押,就以象牙、木刻而印之。而玉押只有一品以上高官由朝廷特赐方可使用

    元代玉器之艺术特点:

    a. 玉器形体气势较大

    b. 雕琢技艺炉火纯青

    c. 装饰技巧新颍别致

    元代社会是一个由游牧民族主政的朝代,中华本土文化受到极大的压制。此时的玉器虽然保持了宋玉的造诣和风格,但却没能继续发扬光大,而是出现回落,其艺术性和加工工艺均显得较为粗糙。元代除碾做礼制用玉之外,还将玉材广泛地用于建筑和家具,玉器应用范围扩大,数量有所增加。内廷的制玉机构及碾玉作坊规模空前庞大,元代内廷与官办玉器手工业特别发达。因为承袭金与南宋的官办玉艺的既成布局,大都和杭州遂成为两大玉器工艺中心。

    元玉继承宋、辽、金玉器形神兼备的造诣而略呈小变,其做工渐趋粗犷,不拘小节,继续碾制春水玉和秋山玉以及从南宋继承下来的汉族传统玉器。元玉器中有两种是与蒙古族相联系的,一是玉押,供签署公文、告示之用,一品高官方可使用,十分珍贵;二是玉帽顶。明曾召西域国工碾治玉九龙帽顶,螭、虎形象的运动和曲线处理颇为灵秀细劲,均较为成功,但对细部的磨光上不够注意,往往留下一些砣痕。文人用玉制造文具,仿古尊彝玉器继续流行,古玉的搜集、保存、鉴赏在文人中一如既往,风行不止。画家朱德润编写的《古玉图》,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古玉图录。元代具有代表性的玉器是"渎山大玉海",可贮酒三十余石,饰海龙、海马等十几种瑞兽翻腾沉浮于波涛汹涌的大海,气势雄伟,动人心魄,神态生动,是元代玉器的代表作。

    文章来源:搜狐网
    分享:
    我要说两句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