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大农场·JT!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大明成化瓷器鉴定5个方面
    2021-06-18 09:39:58发布   浏览 14786    评论数 0

    谈起大明成化瓷器,我们先回到2014年4月8日,当时在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中,一件名为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被来自上海的收藏收藏家刘益谦以2.8亿港币竞拍所得,马上成为当时社会讨论的热点。

    大明成化朝是我国瓷器烧造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奇,胎质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追求赏心悦目,特别讲究线条美,使后人对成化一朝瓷器有着极高的评价。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这是后人对成化瓷器的极高评价。从传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见当朝的景象,这个时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观赏瓷、把玩瓷,从艺术和审美角度上达到了历代高峰。

    大明成化瓷器鉴定5个方面,快看避免踩雷

    一,鉴别胎质:

    胎体:成化时期胎质细腻纯净,润如凝脂,绝大部分胎体轻薄,修胎规整。胎厚者,质如美玉;胎薄者,玲珑透体,几欲类同永乐脱胎器。如果迎着光,在光的透视下,胎体多显肉红色,这是明代胎体的共同特征,也是区分成化与清仿瓷器时不可忽视的一个特点。

    釉面:釉色微微闪青,釉质肥腴,润如凝脂,上手抚之如同婴儿的肌肤一样;另有一种洁白釉,又称“乳白”或“甜白”,不仅肥厚滋润,而且光洁无暇,如脂似玉。因釉质肥腴,器物口沿下常见垂流形成的一圈堆积釉。这是鉴定明成化瓷器其中一个重要特征。

    二,鉴别纹饰

    成化时期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青花之淡雅之态如轻歌漫舞,画意飘逸潇洒。成化斗彩器物装饰讲究浓淡搭配,以平涂为主,不分阴阳,画面缺少层次感。常见纹饰有:荷莲鸳鸯、松竹梅石、灵芝花草、秋葵牡丹、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菊花、苜蓿花、兰花、栀子花、宝相花、山茶花、牵牛花、莲花八宝、龙、凤、火云、狮子麒麟、海兽、花鸟、团龙、婴戏仕女、高士,以及梵文等。器口内外多以弦纹,少数以卷草纹带或锦地纹带装饰。

    三,鉴别彩料

    成化瓷器的色彩具有清雅的色彩效果,旷绝古今。色彩特征是:“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色;杏黄色,闪微红;水绿、叶绿、山子绿色,皆透明而闪微黄;蜜蜡黄,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黄色浓光弱;姹紫色,色浓而无光。而彩色中的“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后代很难模仿,可谓成化一代的标志。

    四,鉴别工艺

    成化瓷器砂底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修胎规整,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由于成化时期工艺非常好,瓶、罐、壶等琢器,接胎痕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底足较直而且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器物底部釉色和器身釉色一致,砂底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抚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器物底足墙较窄,足脊较圆;足迹露胎处可见黄溢;器物里釉、底釉平滑细腻;足外墙大多围以两或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靠近足根那条圈线较深,上面一条则谈。

    从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成化斗彩成品得知,成化时期带有矾红彩的斗彩瓷器被摧毁率极高,且被淘汰的原因几乎都是矾红彩出了问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因为烧成温度偏低,红色脱落严重。矾红彩的色调既与原料配置有关,也与彩烧温度、彩烧时间关系密切。

    同样的矾红颜料,如果彩烧温度和时间掌握得恰当,就能得到鲜艳的红色;如果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会使部分氧化铁溶入底釉中而使红彩的色调闪黄(应该是发暗无光泽)。由此得知,成化时矾红颜色特别娇贵,烧成温度浮动范围非常有限,当年的窑工在烧制斗彩瓷器的最后一道工序——矾红彩时,只能全凭经验,既要控制窑炉温度不能超过前期黄、绿彩釉的烧成温度,又要达到一定温度把矾红烧熟。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烧成温度低于预期温度。这些都是成化时期工艺的特点。

    五,鉴别款识

    明代成化年间官窑瓷器款识有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两种,不见“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成化官窑瓷器年款主要体式为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围以青花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也有极个别无边栏的。落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

    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天”字款,作有歌诀为“天字无栏却为官,字沉云蒙在下边。

    “大明成化年制”底款的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具体解释如下:

    1、“大”字的第二笔起笔处或尖或圆,出头不高。

    2、“成”字的撇画既直又硬,第三笔直立向下或右方弯倒。

    3、“化”字的单人旁和右边的“匕”上端微微平齐。

    4、繁体“制”字下半部分的“衣”字横画一般不超过上面“制”的立刀旁。

    5、“明”字的日字旁多上窄下宽或上下宽幅相等;“年”字第一第二两横画长短几乎相等,第四笔小竖从上往下右斜,多与“年”的第一笔撇画相连接。

    6、“成”字的末笔一点,有的与头平、有的与腰平的、有的在腰间,位置不定,亦称“飞点”。“天”字的款识,只发现于成化的斗彩罐底,故此罐被称为“天字罐”。孙先生的口诀是:“天字无栏却为官,字沉云蒙浅褐边。康雍乾仿虽技巧,一长二短里俱干。”

    文章来源:搜狐网
    分享:
    我要说两句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